荃优280水稻品种的特性 全生育期155.4天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大田每亩用种量0.8-1.0千克,秧田播种量控制在每亩10千克,秧龄30天左右。栽插密度,每亩6万穴左右,每穴栽2-3粒种子苗。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
09-23
甜瓜种子不建议直接种植,最好是经过浸种催芽后再进行种植为宜。而如果是从新鲜甜瓜中取出的种子,则更不宜直接种植,因为此时甜瓜种子表面残留有果肉和汁液,播种后容易腐烂,最好是洗净后,催芽播种。
1、甜瓜的种子如果是购买的种子是可以直接进行种植的,但是发芽率和成活率是比较低的,最好是先经过催芽处理之后在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功率。
2、如果是从甜瓜中取出来的种子就不要进行种植了,取出来的种子还没还残留这甜瓜的果肉和汁液,直接种到土里的话会被蚂蚁等昆虫啃食,被破坏了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需要先进行清洗、晾晒并且进行催芽处理之后在进行种植。
1、在对甜瓜的种子进行催芽的时候需要先挑出颗粒比较饱满并且比较健康的种子,出现损伤并且畸形的种子要进行剔除。
2、然后把选好的种子进行晾晒,需要定期的对种子进行翻动,可以让种子加快成熟,并且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3、晾晒后的种子需要放在55-60℃左右的温水中搅拌,直到水温下降到30℃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捞出来了。
4、把种子浸泡在25-30℃的温水中5-6个小时之后捞出,搓掉种子的外皮并且冲洗干净,包裹在湿润的纱布中放在25-35℃的环境中等待种子发芽,在种子露白之后可以进行种植了。
1、挑选一些健康饱满的甜瓜种子,放在50-55度之间的温水中浸泡60分钟左右,然后将浸好的种子平铺在毛巾上,毛巾保持潮湿状态,放到25-30度之间的恒温箱中,直到种子露白即可。
2、待芽长到1毫米左右时挑出放在10度左右的湿毛巾上待播就可以了。
标签: 甜瓜
相关文章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大田每亩用种量0.8-1.0千克,秧田播种量控制在每亩10千克,秧龄30天左右。栽插密度,每亩6万穴左右,每穴栽2-3粒种子苗。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
09-23
生育期140天,与对照先玉335熟期相同。4月上、中旬播种,亩种植密度5500株。全生育期亩施纯氮20-25kg、五氧化二磷10kg、氧化钾6-8kg、硫酸锌1kg,磷、钾、锌肥全部作种肥一次性随播种...
01-02
区试平均生育期123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极小到小。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增施农家肥。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同意通过审定。适宜云南省...
12-24
出苗至成熟127.5天,比对照农富66晚0.2天。4月末~5月初播种,种植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亩施用底肥施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千克。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
06-21
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67.1cm,穗位99.2cm,雄穗分支少到中等,分支与主轴夹角中等,平均穗长18.4cm,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5粒左右,果穗锥到筒型,穗轴红色,结实性好,封...
02-10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8.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0-1.5千克。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一、升两优珞佳占水稻品种...
09-02
北方(东华北)鲜食甜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87.6天,比对照早熟0.6天。适宜播种期4月中旬至6月中旬,密度3500株/亩左右,与其他玉米品种空间隔离400米以上,花期时间隔离不少于15天,注意防治丝黑...
10-20
普通玉米品种。在适应区4月28日左右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采用机械化栽培方式,公顷保苗6.8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硫酸钾50公斤和磷酸二铵150公斤左右,拨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每公顷160公斤左右。该品...
08-09
籼型两系杂交一季稻品种。5月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8-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0千克,秧龄25天以内。种植密度20.0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3粒谷秧,亩基本苗7万左右。该品种经湘种联合体试验...
11-20
出苗至成熟135.3天,比对照京科968早2.3天。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5月上旬,密度4500株/亩左右。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750℃...
04-23
热点文章
芥菜的田间管理方法 每次培土都需追施肥一次
凉薯是什么植物 是草质缠绕藤本植物
江团鱼是什么鱼 是底栖性鱼类
木耳菜适合在农村小院种植吗 种植简单适合在小院种
吉农大603玉米种简介 中抗茎腐病
适合辽宁种植的花生品种 这6种可选
花生怎么种植管理 晒种后可起垄播种
种植蜀葵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量过多容易产生涝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