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1390小麦品种简介 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
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2.0~229.8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百农207早熟0.7天。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20万。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一、宛1390小...
10-04
爆裂玉米组春播出苗至收获期117.0天,比对照沈爆3号早熟1.5天。
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密度40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瘤黑粉病。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1、审定编号:国审玉20220516。
2、作物名称:玉米。
3、品种名称:吉爆20。
4、申请者:吉林农业大学。
5、育种者:吉林农业大学。
6、品种来源:吉B112×吉B137。
7、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辽宁、天津、山东、河南、陕西、宁夏、新疆等地区作爆裂玉米种植。
1、爆裂玉米组春播出苗至收获期117.0天,比对照沈爆3号早熟1.5天。
2、夏播出苗至收获期103天,比对照沈爆3号早熟1天。
3、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
4、株型平展,株高248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
5、果穗短筒型,穗长16.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桔黄,百粒重16.0克。
6、经鉴定,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感丝黑穗病,高感瘤黑粉病。
7、经测定,膨胀倍数31倍,花形蝶形花,爆花率99.5%。
1、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密度40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瘤黑粉病。
1、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爆裂玉米组。
2、2020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360千克,比对照增产1.5%。
3、2021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384千克,比对照增产5.3%。
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2千克,比对照增产3.4%。
标签: 玉米
相关文章
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2.0~229.8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百农207早熟0.7天。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20万。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一、宛1390小...
10-04
平均生育期113.7天,比对照德美亚1号早0.3天。5月初播种,栽培密度为5500株/亩。底肥施复合肥20~40千克/亩,追施尿素15~25千克/亩。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05-10
黄淮夏玉米籽粒机收组出苗至成熟102.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5天。适宜播种期一般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01-28
普通玉米品种。在适应区5月5日左右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7.5万株左右。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300℃以...
09-18
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86天,秋季平均70天。种子包衣,适时播种,隔离种植。一般每亩宜种3000~3300株,双行单株或单行单株种植。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广...
09-01
鲜食春大豆品种,生育期平均83天,比对照浙鲜豆5号早熟1天。适时播种,南方春季3月末至4月上旬播种,选择雨后天气晴好的日期下种,播后最好采用地膜覆盖。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一、浙鲜...
07-06
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稻区作麦茬稻种植,5月中上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3-4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壮秧。6月中旬插秧,栽插株行距14厘米×25厘米,每穴栽插4-6苗。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08-18
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7.2天,比对照先玉335晚熟0.1天。选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一、安华...
06-20
该品种基部叶鞘绿色,倒二叶叶片、叶耳花青甙无显色,茎秆节花青甙无显色,茎秆基部节间包裹,柱头白色。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科学配方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科学管水。该品种符...
11-30
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8天,比对照短1天。喜肥水,应选择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保苗4000-4500株/亩。该品种符合辽宁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一、良玉1009玉米品种基本信息1、审定编号:辽审玉...
07-05
热点文章
芥菜的田间管理方法 每次培土都需追施肥一次
凉薯是什么植物 是草质缠绕藤本植物
江团鱼是什么鱼 是底栖性鱼类
木耳菜适合在农村小院种植吗 种植简单适合在小院种
吉农大603玉米种简介 中抗茎腐病
适合辽宁种植的花生品种 这6种可选
花生怎么种植管理 晒种后可起垄播种
种植蜀葵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量过多容易产生涝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