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能不能和意蜂一起养 可以混养但要具备充足的蜜源
中蜂可以和蜜蜂一起养,但是需要有充足的蜜源,同时不要同场定点饲养。影响交尾:中蜂和意蜂混养会影响到中蜂蜂王的交尾,因为意蜂会尾随中蜂处女王将中蜂雄蜂赶走。盗取蜂蜜:意蜂缺蜜时会盗蜜,并且是先杀死中蜂蜂...
11-23
1、场地选择:养殖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干净、安静。
2、池塘建造:池塘建成后夯实池壁,并利用网片或瓷板做围墙,设置排水口、集泥坑。
3、放养准备:放养前翻耕池塘淤并利用生石灰消毒,加水后施加腐熟禽畜粪肥肥水。
4、投放苗种:5月放苗,1500-2000尾/亩,体长3cm时筛选分塘。
5、饲养管理:根据生长阶段调整饲喂量及饵料。
1、场地选择
养殖场所应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
2、池塘建造
(1)池塘规格:面积50平方米~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用50厘米×50厘米水泥板做护坡,池底铺设腐殖泥土20厘米左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2)防逃设施:养殖池周围用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避免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苗种进入池塘。
(3)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排水口设在鱼溜底部,并用PVC管接上以高出水面30厘米,排水时可通过调节PVC管高度任意调节水位。
(4)设置鱼溜(集泥坑):为方便捕捞,池中应设置与排水底口相连的鱼溜,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5%,比池底深30厘米~50厘米,鱼溜四壁用木板围住或用水泥砖石彻成。
3、放养准备
(1)池塘清整:泥鳅放养前10天,清整池塘,察洞堵漏,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至10厘米后,每10平方米用1公斤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2)蓄水施肥:清塘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深,施基肥,每10立方米水体施入发酵鸡粪3公斤或猪、牛、人粪5公斤,也可以每立方米水体施入氮肥7克,磷肥1克。
4、投放苗种
(1)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1500尾/平方米~2000尾/平方米。
(2)当泥鳅养至体长3厘米时,要进行筛选分塘,泥鳅苗种密度60尾/平方米~80尾/平方米。
(3)在苗种投入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
(4)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可超过2℃,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下塘前作“缓苗”处理,将充氧尼龙袋置于池内20分钟,使充氧尼龙袋内外水温一致时,再把苗种缓缓放出。
5、饲养管理
(1)前期培育阶段(泥鳅苗体长小于2厘米)
①根据水色情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也可用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化肥,采取少许多施的方式,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水深控制在30厘米以内,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
②同时,每20万尾泥鳅种用1公斤黄豆磨成15公斤豆浆,每天早晚各泼洒1次投喂。
(2)后期培育阶段
①泥鳅苗种规格达到2厘米后,逐步加深水位到50厘米。除继续培肥水质外,还应投喂搭配饲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10%。
②投饵量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的食欲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28℃以上,食欲则逐渐减退;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饲料。
6、日常管理
(1)调节水质:加注新水,每周换水1次~2次,勤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2)巡塘: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定期预防病害:勤打扫、清洗饵料台,做好饲料台、工具等消毒工作,定期投喂预防鱼病的药物。
(4)防害防逃:注意避免敌害入侵和泥鳅逃跑,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和池埂。
7、病害防治
(1)气泡病: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过饱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引起。症状 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防治方式 加强日常管理,避免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刻加注新水,并每亩用食盐4公斤~6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2)车轮虫病:症状 病泥鳅身体瘦弱,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镜检有车轮虫。防治方式 0.7×10-6溶液浓度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3)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所致。有病泥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红,腐烂。防治方法 用1×10-6溶液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当泥鳅长至体长5厘米时,完成泥鳅苗种培育阶段,进入成鳅养殖阶段。
1、水源条件
(1)泥鳅主养池放养密度相对较高,又必须有足量的饵料鱼供应,排泄物比常规鱼塘要高得多,池水溶解氧往往较低,水质容易恶化,易导致池泥鳅严重浮头,如没有办法及时加注溶氧量高的新水,易造成水质恶化,对泥鳅生长产生影响,严重时还易造成泥鳅发病或引起池鱼大量死亡。
(2)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量较高,水质良好,适宜于泥鳅生长。使用井水时,可先将井水抽至一蓄水池中,让其自然曝气和升温,通过理化处理后也可作为水源。
2、水质条件
(1)溶解氧量在连续的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应大于5毫克/升,其余时间不低于4毫克/升。
(2)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89.25~142.8毫克/升,有机耗氧量在30毫克/升以下,氨氮0.1毫摩尔/升,硫化氢不允许存在。
3、土壤条件
(1)砂质壤土和黏土次之,沙土最差.壤土透气性好,黏土容易板结、通气性差,沙土渗水性大,不易保水且容易崩塌。
(2)养殖池的底质应无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底质无异色、异臭,自然结构。
4、水温条件
(1)泥鳅在水温25℃-28℃时生长最快,30℃以上,即钻入泥底或草丛中栖息,水温下降10℃以下开始冬眠。
(2)次年水温上升5℃以上,开始出穴活动。4-10月份生长旺盛。
标签: 泥鳅
相关文章
中蜂可以和蜜蜂一起养,但是需要有充足的蜜源,同时不要同场定点饲养。影响交尾:中蜂和意蜂混养会影响到中蜂蜂王的交尾,因为意蜂会尾随中蜂处女王将中蜂雄蜂赶走。盗取蜂蜜:意蜂缺蜜时会盗蜜,并且是先杀死中蜂蜂...
11-23
养蜂场地选择:养蜂场地要求2公里内有丰富蜜源、水源充足、地势平缓高燥、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安静。场地布置:可按照单箱单列、双箱单列、四箱单列的方法摆放蜂箱,箱距1-2m,排距4m以上,巢门朝南或稍偏东南...
04-09
小鹅出生15天,晚上就不需要开灯,此时让它正常接受光照即可。鹅苗出生后,第1-4天要让它们接受全天候的光照,这样能加快适应速度,让开食、开水的时间提前。第5-14天,晚上可以开灯喂食。第14天以后,在...
08-12
对于圈养羊,饲料可使用玉米面、麸皮、豆饼、杂粮、食盐混合配制,具体比例为50:20:15:10:2。除此之外,还需掺入1%的鱼粉、骨粉、维生素片。圈养羊饲料一般置于密封容器中储存,喂食时可加入适量清水...
07-19
改善饲养环境:根据日龄调整鸭舍温湿度,同时要求鸭舍通风良好、清洁干净、光线适中。改善饲料:根据具体症状判断所缺营养元素,若缺钙磷可添加豆饼或骨粉、鱼粉,若缺盐可添加1-2%食盐,若缺硫可添加硫酸锌或硫...
03-20
年龄适宜:将2月龄左右、已经断奶的比格犬作为训练对象。排尿训练:让比格犬在固定的便盆中排泄,随处排泄要给与惩罚。吠叫训练:比格犬乱叫时,要用严肃的表情发出制止命令,让它们明白此时不能随意发出叫声。口令...
11-03
池塘条件:选择避风向阳处建池,池深1m,并将池底及四壁夯实,水深15cm。苗种投放:挑选健壮鳝苗,每平方米放养100尾(10g/尾)。饲料投喂:定时定量投喂小鱼小虾、蚌肉、螺肉、青菜及浮萍等饵料。水质...
10-13
鲫鱼一般在3-7月份产卵,产卵量与个体有关。1冬龄、2冬龄、3冬龄、5冬龄雌性鲫鱼的产卵量分别为1-2.8万粒、2-5.9万粒、2.6-6.8万粒、11万粒以上。鲫鱼为体外受精,先是雌鱼将卵产于水草、...
02-27
蜂王:将蜂群中的老蜂王分出去另觅新址筑巢,更符合自然分蜂的习性。工蜂:用新工蜂和封盖子脾组建新蜂群,分蜂后不易出现回蜂现象。管理:加强蜂群管理,防治病虫害,前两个群蜂都进行奖励饲喂,促使群势恢复。一、...
12-09
温度降至20℃以下时,需要为鳄龟加温。虽然部分鳄龟品种比较耐寒,但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中生活,会抑制它们生长,降低抵抗力,因此低温天气要使用加热棒保持适温。养殖鳄龟可以将水温保持在28-31℃,在此温度条...
06-06
热点文章
养殖黄粉虫的方法和收益 利润可观但市场已经趋向饱和
老鼠会不会咬人 会咬人但概率不高
红豆杉种子怎么处理 经过低温层积处理后能加快发芽速度
红豆杉种子价格 约200-300元左右一斤
一个螺也能繁殖吗 需要2个螺才能完成繁殖
粽子煮多长时间才能熟 用高压锅只需煮15-20分钟
红糖对农作物的作用 正确施用会显著增产
农作物常见的药害症状 一般会出现黄化、畸形、枯萎等情况